中华旅行网-旅行产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图片报道

冬至,纪念医圣张仲景,是他留下吃饺子的习俗

来源:甘肃阿华甜说 2022-12-2204:44


          20221222周四05:48:01,农历十一月廿九日,冬至。

壬寅年壬子月己酉日丁卯时。

古人用圭表测量太阳的影子长度,

立一个8尺高的表,到冬至这一天,

影子达到一年最长,一丈三尺五寸,

从而确定了第一个节气“冬至”,

殷商时期也以冬至为岁首,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冬至所在为农历十一月,所以殷商以十一月为岁首。

汉武帝以后才确定一年的从现在的正月寅月开始。


关于冬至到过年吃饺子,有这么个传说给您讲讲。

张仲景与冬至吃饺子的传说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确立“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中医的灵魂。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

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医学并给人治病,发展医学的。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那年告老还乡,正是冬天,寒风刺骨,雪花飘飘。

他走到白河岸边,看到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

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冻坏了,他心里很难受。

张仲景一到家,登门求医的人很多,虽然很忙,可心里总挂念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

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盘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开了张,

给穷人舍药治冻伤。

舍的药叫“祛寒娇耳汤”,是将羊肉、辣椒和—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好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

娇耳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发热。

天天如此舍药,一直舍到年三十,人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大年初一,人们过年,就照着娇耳的样子做起过年的食物。

有把这种食物称“娇耳”的,也有叫“饺子”的,还有叫“扁食”的。



人们吃着饺子,不忘张仲景舍“祛寒娇耳汤”的恩情。

长沙老人想叫他寿终时葬在长沙,南阳的人哪里肯依,两下就争吵了起来。

张仲景说:“我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

我生在南阳城,不忘家乡养育恩。

我死了,你们抬着我的棺材,

向长沙方向走去,灵绳在哪里断了,

就把我埋在哪里算了。”大家一听,也不再争论了。

长沙选来精壮的小伙子,南阳的人们也选出了有力的后生。

冬至那天,张仲景去世了,人们就按他的遗嘱,

棺左是长沙小伙子肩扛,棺右是南阳后生肩扛,

起棺出城往东走。灵柩到当年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灵绳忽然断了。戴孝送殡的老百姓连忙跑回家去,拿上箩筐担土垒坟。你一挑,我一担,昼夜不停,把仲景的坟垒得很大。又在张仲景的坟前修了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为穷人除疾,舍“祛寒娇耳汤”的事一直在民间流传。

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都要包顿饺子吃,说冬至吃了饺子不冻耳朵

冬至到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从此流传了下来,至今也有一千八百多年了。


关注我,与您一起分享我的所见所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版权所有:上海通功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27268号-1公网安备沪31011302007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