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流传区域广阔。各地皮影造型、唱腔、表演风格各异,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艺术特征,是研究我国民间文化传统和习俗的重要对象,同时也面临着在当代社会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①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继承传统,如果丢掉传统文化,创造新的东西就没有了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所在社区的日常习俗、生活群体紧密相关,脱离了相关的社会人文条件,不可能孤立存活。所以,皮影戏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属性、内涵与特征,摆正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好这点,才能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生存的现实基础,维护并营造好中华文化多样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将来的发展和利用拓展更大的空间。
一、皮影戏的文化形态
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影戏深受民间大众喜爱,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且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皮影戏与社会组织、岁时节令、民间信仰都有着重要的联系,承载着文化历史、社会人文、民间文学、民生民俗等众多的文化信息,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民间形成了喜好皮影戏的悠久传统。所谓“民不知书,独好观剧”,皮影戏发挥了教化的作用,甚至成为民众伦理教化的重要途径。皮影戏内涵丰富,包括文字剧本、口传剧目、唱腔音乐、操纵表演、影偶形制、雕刻技艺、祭祀民俗等,有着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我国皮影戏分布范围广、种类多,文化形态丰富,各地皮影戏的称谓、剧本、唱腔、表演、造型均不同,有着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各地皮影剧本种类众多,包括手抄影卷本、过桥本(提纲性的简写本),以及更多的通过口传心授,习得剧情和唱词。其中,传统手抄影卷主要在冀东、陕西、东北、湖北等地流行,唐山一带的冀东皮影传统影卷达千部之多;提纲性的简写本主要流传在湖南、江浙、广东等地;口传心授的教习主要出现在山东、河南、晋中等地。
各地的皮影戏唱腔非常丰富,大都是演唱当地的乡音俚曲,其中,陕西皮影戏的唱腔包括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秦腔、陕北道情、安康道情等;四川皮影唱腔包括弹戏腔、灯戏腔、高腔、胡琴腔等;冀南皮影唱腔包括怀调、大平调、老南调和四股弦等;湖北皮影的唱腔有打锣腔、汉调、荆州调、高腔、渔鼓、花鼓调多种;山东皮影有唱摩调、南调、琴调、鼓调等;湖南影戏主要唱花鼓和高腔;浙江皮影主要唱海盐腔。
各地皮影表演差异也比较大:河北、东北的传统皮影戏班,演员人数讲究“七紧八不紧”,其角色行当分工非常明确;陕西、甘肃则是“五人忙”,影戏班中的“前首”是居首要位置,负责全部角色的演唱,同时操琴与堂鼓,另有一人负责“挑签儿”,其他三人主要操乐器伴奏;湖南影戏一般是四人演出班子,一个人在前台演唱兼操纵,后台三个人伴奏;湖北、四川等地的皮影戏主要是两人一台戏,一人操纵并负责所有演唱,另一人用打击乐或胡琴伴奏;山东还有一人一台的影戏,口中唱念、双手操纵、脚踩锣鼓镲,是全国唯一的皮影独角戏。
我国各地皮影雕刻使用材质不同,雕制手法不同,造型差异很大,艺术面貌异彩纷呈,其制作技艺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代表性项目。冀东、东北、内蒙古的皮影均采用驴皮雕制,雕镂、着色之后上桐油,典型特征是生、旦角色为写意性的镂空脸,堪称中国民间造型艺术之一绝;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皮影采用牛皮雕刻,制作工艺严谨精细,脸谱显著特征是高额头,俗称“岩颅”;浙江皮影早年为羊皮彩绘,后改为牛皮,为南宋影戏“绘革”之遗风,其显著特征仍是侧重彩绘而很少雕镂;湖南影戏早年用牛皮制作,近代皮影艺人采用七层土纸裱糊成纸板代替,并在衣饰上嵌入透明彩纸,近几十年,又以赛璐璐为材料罩色彩绘影人脸谱,且把正侧面的五分相改为半侧面的七分脸,较为独特;湖北、河南皮影造型风格质朴、简洁,少雕镂而重彩绘,脸谱造型较为写实,而且头与帽分离,较具古老传统;晋中孝义皮腔纸窗影和冀南牛皮影,造型风格与古代中原皮影极为相近,造型粗犷、形体较大;此外,云南腾冲皮影、成都皮影、中国台湾皮影的造型也都各具特色。
二、中国皮影戏的存续生态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皮影戏,但皮影的故乡在中国,皮影的历史以中国最早,皮影的种类以中国最多,这是世界公认的。由于中国影戏在国外的影响颇深,所以,国外一些电影史家就把中国“影戏”称之为电影的先导。然而,我国皮影戏的存续状况并不十分乐观,皮影戏演出活动场所较少,影戏院团、班社数量逐渐减少,皮影演员技艺延续的基本条件亟待提高,皮影戏文化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一)院团和民间班社的生存现状
从皮影戏班社与演出市场的情况来看,全国皮影戏班的数量逐渐减少,这一文化遗产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境地。20世纪50年代,湖南有皮影戏班1500多个,河北有皮影戏班900多个,现今湖南有200多个,河北只有80多个,其他各地情况大体相似。
我国省、市、县级专业皮影剧团数量较少,无论是文化体制改革前属于国营性质的皮影剧团,还是体制改革以后的皮影演艺团体都寥寥无几。这些剧团由于体制原因,演员比较固定,并可以从当地戏校补充年轻的演员力量,能够不断创造、排演新的剧目。但是,这些专业剧团的演员主要是由戏校培养,其演唱都是严格按照曲谱反复排练,导致年轻演员在演出传统连本影戏,即所谓“唱大卷”时,均会感觉力不从心。他们没有传统老艺人那种临时拿起影卷就可以“照本宣科”的能力,没有那种不经过排练、不看曲谱就可以张嘴唱新词的能力,也没有临场发挥和统筹掌握演出进度的能力。所以说,历代相传的、老艺人口传心授的影戏表演技艺,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演出技艺,在专业皮影戏剧团依然濒危。
民营皮影剧团是由个人承包的皮影剧团,多流散在偏远地区,只有在农闲时或遇红白喜事才能维持演出。这些皮影剧团每年演出几十场到几百场不等。在湖南、安徽、河南的许多影戏班社,主要是在民俗祭祀活动中,常常面对着寺庙、神仙牌位,或者是坟头演出。民间艺人常说:“如果农村没有了祭祀活动,就看不到皮影戏演出了。”
最近几年,由于旅游景区文化活动的需要,经常有皮影剧团应邀到各地进行临时演出,还有的配合展览、节庆、游览等文化活动在博物馆、展览会演出影戏。在这些演出里,观众多是流动的,主办方大都希望剧团精简演员人数,演员们的收入都不会很高,也只是循环演出影戏的某个片段,而且主要以热闹的武打戏演上几分钟。因此,也只能勉强维持剧团的生存。
(二)演出剧目现状
国营专业剧团主要是在城市里演出,尽管多是新创作的剧目,并在表演形式上做了改革与创新,但演出剧目主要是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童话剧、动物剧,真正演出现代人物的皮影剧目很少。
民间皮影剧团一般以演出传统“大卷”为主,这与农村观众喜欢看连续剧情、喜欢听大段唱腔的习俗有关。民间皮影艺人没有经济力量去进行新创造,也没有能力去改变传统的演唱方法,多数艺人只能是延续着他们所掌握的艺术技艺而维持生存。
(三)观众情况
我国各地影戏的观众情况差别很大。湖北云梦、天门等地茶社影戏演出比较活跃,每年几乎天天都有演出,由于收费低廉,观众可以同时喝茶打牌,人气很旺,茶社实际担负着城镇老年活动中心的功能;湖南、安徽、河南皮影在农村祭祀演出中,一般只有几位老年观众,甚至经常没有观众,演出对象只是祭祀中的庙宇神像或者牌位;冀东、陕西、甘肃等一些皮影戏依然活跃的偏僻地区,喜欢影戏的老年观众比较多,一般演出开始大约有一百至数百观众,其中,年轻人和孩童占50%,演出到中途,年轻人和孩童占20%,演出到最后只剩少量老年人。
在乡村,青少年观众少、演出市场萎缩,调查孩童是否喜欢皮影戏时,有的说喜欢,因为好玩,而多数年轻人表示不感兴趣,这直接威胁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而在城市,童话皮影戏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皮影戏走进大学校园不仅观者如潮,同时也引起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反响。
(四)皮影艺人传承现状
皮影戏的演唱多为长篇剧目,唱词繁重,其曲调、唱法都由老艺人口传心授,需要常年苦练才能掌握,由于演出市场不景气,挣钱又少,年轻人不愿意学,许多老演员收不到学徒,艺人家庭里也基本没有后续传人,皮影戏的生存环境和持续传承正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偏僻农村的老艺人年事已高,尽管有的拄着双拐、有的瘫倒在床,已经不能演出,但还默默守护着他们的老影戏箱,还有许多老影戏箱是常年尘封着,或被文物商贩买走。
皮影雕刻艺人的情况也非常相似。雕刻艺人主要分布在皮影戏比较流行的陕西、甘肃、山西、冀东、北京等地。从艺人年龄上看,多数在50岁以上,其中60岁以上的占大多数。从雕刻水平上看,尽管高龄的艺人比较多,雕刻技艺水平高的却不多,大多数只是基本掌握传统雕刻制作技艺而已。而现在许多皮影雕刻作坊,主要面向工艺品市场,使用机器制皮,处理程序在简化,导致许多中年艺人都不知道怎样浆皮子,不知道演出用的影人应该怎样去做,皮影戏的核心手工技艺逐渐濒于失传。
目前,我国共有50位艺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列入省、市、县级的代表性传承人则更多,国家在不同层面给予相应经费,支持他们开展传承、传播活动,但是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已故去7人,缺少传承环境或因年老无法传承的达17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皮影戏,所涉皮影造型、道具是物质性的,而皮影戏编剧、演唱、伴奏、操纵技巧、雕刻制作、传承体系、演出仪式、行业信奉、禁忌习俗、行业隐语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既然皮影艺人掌握这些内容,保护皮影戏首先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没有传承人坚持延续皮影戏生态,皮影戏的传承也就是一句空话。
(五)皮影艺术品收藏情况
传统的旧影箱、影卷、乐器等在民间也越来越少,许多皮影商贩走村串户、拉网式地收购这些东西,清代、民国期间遗留的影戏箱几乎绝迹。除了人为因素外流之外,还有一种自然消失的因素,在考察中我们曾发现许多从老屋杂物堆扒出来的老皮影已全部腐烂。极有价值的珍品正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皮影戏的持续发展面临着很大风险。
中国各大博物馆总计有数十万件皮影艺术品的收藏,在国内收藏皮影的有成都博物馆所辖中国皮影博物馆、上海博物院、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唐山市博物馆、山西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浙江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等。许多私人收藏家中也有数量比较大的清代、民国期间的皮影雕刻精品。在国外收藏中国皮影的有德国慕尼黑、西柏林、奥芬巴赫、吕贝克等城市的博物馆。法国、英国、美国的一些博物馆也有大量中国皮影的收藏,但对皮影戏的录音、录像资料挖掘整理工作还缺乏完善的组织,也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各地古皮影戏台还有少量保存,保护状态也令人担忧。
三、皮影戏,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
自2005年以来,国家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建立了四级名录保护体系。至今,我国各地的皮影戏已经有37项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11月,“中国皮影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中国皮影戏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国家和民众对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各地积极抢救民间皮影戏,建立了皮影文化园、皮影传习所、皮影展厅,举办皮影戏艺术节、皮影研讨会、皮影汇演、皮影培训班、皮影雕刻大赛。各地皮影专业院团都积极培养年轻学员,不断创新演出新节目,用新的剧目培养新一代观众群。许多皮影老艺人也焕发了青春,他们积极走进学校开办皮影表演讲习班,培养皮影艺术接班人,同时走进社区活动,普及传播皮影戏文化。
皮影戏剧目创作更加紧密融合时代。在表演形式方面,各地皮影戏剧团也进行了许多创新尝试,如皮影与木偶、人偶、荧光影、京剧、投影以及影窗内和影窗外结合的表演。这些跨界表演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力,增强了皮影艺术的观赏性。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皮影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皮影戏由此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保护方针②的指导下,我们需要正确处理传承保护和利用发展的辩证关系,加强传统技艺传承人队伍建设,采取重点扶持政策,鼓励带徒授艺,使之后继有人,保护皮影技艺传承体系的延续性,促进传承保护、利用发展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需要的是活态传承。人们常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摄录看作保护,那是博物馆式的保存。皮影戏的生态环境是维系演出活动存在、促进演员技艺提高、延续其传承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皮影戏的演出环境,演员就没地方演戏,观众也没地方看戏,皮影戏就不会再有生存的空间了。
皮影戏需要自我生存能力,也只有以活态的形式保持在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中间,才能具有持续稳固的生命力。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皮影戏活动资源丰富、分布集中、形态完整、特色明显,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人文和自然环境良好,地方政府重视,保护措施有力的地区建立皮影戏文化生态保护区,促进皮影戏生产性保护,为皮影文化的利用和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也是传承保护的重要方面。
同时,要加强皮影戏的学术研究工作,对皮影艺术的基本状况做全方位、深层次普查;整理各类普查结果,收藏文献、文物、影像资料,建立中国皮影艺术数据库,加强对影戏剧目、音乐唱腔、造型、表演技艺、生存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采用历史的、地域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方法,弄清中国皮影的起源、流传、变革、发展等问题。
四、皮影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承保护与发展继承的关系,是皮影戏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人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原汁原味”,而不能“转基因”,但实际情况是:传统皮影戏远离当代生活,受众人群越来越少,民间艺人很难维持皮影戏的生存状态。皮影戏之所以能够在某个时期产生、发展、兴盛、维持生存,甚至能够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交融而变异成新的艺术品类,这一切都是自然的,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完全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面对皮影这一文化遗产,不只是关注其艺术形式本身的濒危状况,面向传统的挖掘、整理和学习,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建构。对皮影的传承与保护,不只是简单的保护一种民间表演技艺,更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待皮影戏的生态,去维护、保存相对意义上的文化传统。同时,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富深厚的非遗资源,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融入生活,服务社会,创作出与时代同步,与当代人文观念、思维方式、生活节奏相适应的新演出形式和与当代高科技传媒融合的新演出手段,培养出新一代观众群。
文化伴随着历史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皮影戏文化的生存发展也必然紧随时代。创新是必须的,但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任何传统文化只有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发生变化,才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传统文化必须靠自我的造血功能才能维系生存、传承和发展。我们鼓励每一位皮影艺术的传承人,一方面要遵循活态保护与传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赋予非遗新生命。所谓“守正创新”,其中,“守正”就是守住传统、继承传统,而且与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保护、传承、弘扬皮影文化遗产,发展创意皮影文化产业,需要聚焦皮影戏传承人与当下的生活,以文化旅游为载体,融合皮影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表演实践、演艺欣赏、剧目创作、技艺培训、文创研发、展览展示、会议论坛、观摩交流、艺术产品交易等为一体,将科技性、独特性、趣味性、效益性有效融入皮影文化传播、教学和创新发展的业态产业。同时,要对皮影戏项目进行价值延伸,提高品质,丰富文化内涵,以吸引大众到皮影戏原产地开展系列文旅活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