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渡古镇游记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12-03 15:30 回复:0 关注量:134

中渡镇位于柳州市鹿寨县,明清时候是鹿寨县城,现在只是鹿寨县管辖的一个镇。虽然曾经的繁华已然散去,幽静的自然美景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却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中渡依河而建,河是洛河,自西北流向东南。两岸凤尾森森,每一阵风过,竹丛里都会传来吱吱呀呀的声音,好像雪夜被厚重的积雪压着。

白天,河边水清见底,一群群小鱼逆流摇摆,忽左忽右,忽进忽退,并不怕人。其中有一群小鱼背鳍上有一个圆圆的黑点,尤其活泼。比游鱼更多的是钉螺,它们看似静静地卧在石板上,然而淤泥上交错的痕迹却出卖了它们。还有一只小螃蟹拱了河泥在身上,横着身子,从一个石头藏到另一个石头,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暴露。傍晚时候,鱼不可见,河水的碧色在暮色下越发深沉,若将其比作翡翠,白天的是阳绿,此时的则是祖母绿。河畔有个古渡口,叫榕荫古渡,得名于渡口两棵600年高龄的榕树。两妇人在树下浣衣,漂洗衣服的声音引得对岸一只黄狗汪汪叫。一个大哥在稍下一点的地方钓鱼,很是沉默,旁人走过也不觉放轻步子。渡口岸上有一个架子,挂着很多祈福牌,有祈愿考上柳高的,有希望家人早日归来的,还有祈祷友情、爱情长长久久的。红色丝带在晚风中轻轻飘起又落下,是渐深的夜色里最亮的色彩。

中渡镇在洛河西南岸,南边是新区,北边是古镇。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和若干条南北走向的小路一起串联起整个古镇。道路都是青石板,在数代人的行走下已经变得非常光洁。道路两旁是紧密相连的房子。房子狭长幽深,一楼是店铺或堂屋,二楼以上是卧室。因左右都有房子相邻,为了采光,房子多有三进,中间为天井。大门窄一些的房子还会在大门旁开一扇窗,有点像陕北窑洞。

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有一块家风家训牌。家风家训各家不同,有的重家和,有的重事业,有的重品行……其中最特别的是“富莫癫狂,穷莫失志”。对于普通人而言,“富”与“穷”可算是人生最具考验的处境了,而“莫癫狂”“莫失志”就是在这两种境界中自保自救最重要的品质。这两句虽简短直白,却道出人生大义。镇上有家风家训学会,不知这些家训是各家自己想的还是学会帮忙写的,不论是哪种,都让古镇多了一份浓浓的文化气息,而古镇街道的干净整洁、古镇人的温和有礼让人确信这些家风家训不只是形式主义。古镇的文化氛围不止体现在家风家训上,还有镂花的门窗、墙上隔断,檐下的山水画。有一户人家用粗铁丝做了两扇矮门,看似简陋却有美的追求。它并不是用最省事的一根铁丝到底的样式,先是分了上下两部分,中间完全镂空,上下两部分的铁丝间各焊了三排圆圈。矮门原是拦家禽的实用物,在这里却也用上了苏州园林“隔而未隔”的美学。

古镇的房子整体差不多,连大门门把都是统一的金色圆把,只不过一些刻的是“富”“贵”,一些是“福”“禄”。但也有几户让我印象深刻。一户的门楣上挂着一片仙人掌,让人想起汪曾祺在《昆明的雨》里讲的昆明人挂仙人掌辟邪。在昆明,湿润的空气离了土地的仙人掌依然肥大,这户人家的仙人掌虽不肥大,颜色却很翠,生机勃勃,在古香古色的建筑间尤其夺目。还有三户人家贴了用红纸写的“除服(出服)”对联,这是我在别处不曾看到过的。对联内容既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怀,也表达了对生者的祝福,由此可见古镇人对待生死的慎重。

夜间,每户人家屋檐下都亮着黄色的灯光,不亮,仅够照亮门口。没了灯光的喧扰,夜幕是浓郁的黑,黑幕上闪烁的星星也格外多。路上行人很少,家家户户门扉紧闭或是半掩,电视声从门内传出来,使得街道越发幽静。偶尔望进屋内,总是先看到并排挂在墙上的黑白相框,在这样的夜里竟然不觉得渗人,只有宁静,大概是因为整个古镇给人的感觉就是温和的,似乎连在这里逝去的人也是如此。

镇西侧有一座山,名眉山,山上有清朝建的炮楼。上山的石阶依山势修成,石阶上长着苔藓,还有一些落叶,半程后会多出很多羊粪蛋子,光滑的淡褐色椭圆球球,有点像橡子。早上九点多,一只羊妈妈带着三只小羊仔沿着台阶爬上山顶,啃啃苔藓,吃吃青草,然后在岩石旁躺下晒太阳,十分悠哉,并不因有人在而有丝毫惊慌担忧,可见平时人们并不会打搅它们,包括住在炮楼里的那个流浪汉。远处绿色间也出现了几个移动的白点,用相机拉近了看,原来也是山羊在觅食。

原本铺满天空的白云逐渐向东边去了,阳光慢慢地铺满群山和田野,天地一片宁静,我们就在这片宁静中离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