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景点--腊子口纪念馆
1、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介绍
为纪念腊子口战役的光辉战绩和缅怀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发展,爱国主义教育需求不断扩大,2009年县上多方筹集资金在距离腊子口战役遗址三公里的腊子口朱立沟修建了新馆。新馆占地面积12000㎡,建筑面积3657㎡,总投资达1300多万元。展馆共三层、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利用人物组雕、图片、蜡像、文物、电动沙盘等形式,重点表现出俄界会议的历史意义。第二单元利用幻影成像、景观模型生动再现出激战腊子口的场景。第三单元通过幻影成像-杨土司开仓放粮、图文资料、再现出藏族人民拥护和支援红军的情景。第四单元反映建国以来迭部人民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军民团结共建红色热土、开拓创新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五单元从历史沿革、从严治党、有腐必反、古今楷模、一以贯之五个版块全面展现了我国廉政文化的历史沿革、中国特色反腐败体系的建立、红军长征廉政文化故事及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腕反腐所取得的重大成效。
2015年,在纪念馆文化广场墙面修建了大型浮雕2组,红飘带1面,刻印了大型“红军印”,在文化广场中心修建了“胜利的号角”雕塑,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纪念馆宣传载体,提高了宣传教育效果。
2006年9月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被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9月被命名为甘肃省第一批廉政教育基地,2012年7月被命名为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中共延安干部学院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确立为现场教学点。
目前,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国防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重点基地,腊子口也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属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范围,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中。
2、送红军
这组雕塑整体长7m宽1.9m高3.48m,是腊子口上送红军主题雕塑,刻画了红军顺利攻克腊子口后离开迭部境内时,当地群众自发夹道欢送红军的场景,体现了依依不舍的离别情,再一次刻画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伟大情谊。
3、开仓放粮
1935年9月15日,红军先头部队沿白龙江南岸崎岖的山道向东前进,当夜宿营在麻牙寺。毛泽东率领20余名参谋和警卫人员,绕道茨日那村前的仙人桥渡过白龙江,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日卡和娘里宁巴两座大山,在卡郎山下的崔古仓村与大部队会合。
崔古仓是杨积庆土司在迭部的一处粮仓。当时,杨土司痛恨国民党军阀的压迫,同情北上抗日的红军,在他的暗中安排下,红军顺利开仓放粮。崔古仓粮仓在红军最紧要关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又几乎弹尽粮绝)发挥了积极作用,帮助红军渡过了难关,这对于饥困交加的大部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红军离开崔古仓时留下了银元和借条。崔古仓为红军胜利突破腊子口奠定了物质基础,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
4、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辉煌胜利,经中共中央同意,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8月21日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并于1981年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省、州、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重建了纪念碑,碑为钢筋水泥结构,建于两层平台之上,四周围以栏杆。碑身宽2.5米,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高9.16米,象征1935年9月16攻破天险腊子口。
纪念碑南、西两面镌刻着杨成武将军亲手题写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八个大字,北面刻写着甘肃省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1935年9月16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越过雪山草地后,突破国民党重兵扼守的天险腊子口,打开了通往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胜利道路,实现了北上抗日的伟大目标。腊子口战役的辉煌胜利将永远彪炳我国革命史册。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